关于天桥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6-03-17 来源: 人大办天桥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 第53号
堤口地区代表 王莉莉
我省畜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肉、蛋、奶产量占全国的10%以上。但我省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1.6%,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粪便等废弃物的污染造成巨大压力,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天桥区作为济南市的建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区已处于养殖业的禁养区或者限养区,因此我区必须加强畜牧业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化示范场,开辟一条生态质量效益高的畜牧业发展道路,树立质量标杆,引领我省乃至全国畜牧业的发展,而不是走数量增长型的发展道路。
对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王莉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天桥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转变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转型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养殖生态平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方法和手段。近年来,虽然我区畜牧业发展在追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天桥区畜牧业生产发展模式滞后,脏乱差的散养户依然占全区畜禽养殖数量的绝大数,养殖户的养殖意识还停留在传统养殖的理念中,虽然部分养殖企业有意向追求高标准、高科技、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设施改造,但由于资金匮乏,银行贷款困难等种种原因,至今全区标准化生产改造成功的企业寥寥无几。针对全区畜禽养殖实际现状,结合国家、省、市有关养殖政策要求,我区今后在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方面主要从抬高门槛、政策服务、养殖监督、技术指导、科学引导、加大宣传等方面着手解决,具体措施如下:
一、依法行政,抬高门槛。继续借助《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32号令,抬高畜禽养殖门槛。对于已存在的小、脏、乱、差的养殖企业通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逐渐劝其推出养殖行业。对准备新建的畜禽养殖企业,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严格把好养殖设施用地审批条件,一方面杜绝养殖乱象发生,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新建企业,要求生产场所和设施、兽医技术人员、防疫条件、粪污处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二、把握方向,政策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补贴项目类型多而广泛,政策的扶持既可减轻养殖企业的投资困难,又为企业加快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注入了资金动力。如何把握好政策扶持的落实,也是提升畜牧标准化生产水平必不可少项。所以我们本着扶大扶强的原则,将有限的补助资金投入到市场前景好,高新技术或附加值高的企业,使之产生较大效益和行业影响,提升带动能力,真正创造一批扶的住、立的稳、树的起的企业典范。
三、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畜禽养殖监管是畜牧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一切标准化生产都要紧紧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为出发点,养殖环节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也是衡量畜禽标准化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具体监管方式:一方面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养殖企业为生产第一责任人,当地政府畜牧部门为监管责任人,区农发局实施不定期抽查、监督,及时做好各阶段工作总结和整改下达;另一方面实施远程网络监管。在区、镇、村三级监管体系的共同努力下,逐渐使天桥区养殖企业生产、销售合法性,养殖档案管理规范性。
四、以人为本,靠上服务。畜禽养殖技术指导是避免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提高生产效益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积极利用畜牧兽医专家工作站的平台,充分调动每一位特聘专家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各自专业和职业优势,使之好钢用在刀印上,完成自身价值与养殖企业融合的圆满。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和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做好全区畜禽养殖技术服务。
五、提升自我,科学引导。从事畜牧工作人员需继续强化畜牧专业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升办事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使养殖企业逐渐走向畜禽良种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示范区域化、运营产业化,做好畜牧发展指明灯。
六、双管齐下,加大宣传。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力度,将养殖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到村、到户、到场,为天桥区畜牧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真正实施依法治牧。
天桥区农业经济发展局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