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书写“徐罗锅”的魅力人生——记天桥区天东人大代表徐波
时间:2014-09-26 来源: 人大办——记天桥区天东人大代表徐波
济南徐罗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许多人对这家公司感到有些陌生,但当提起天桥区义合北街12号徐罗锅煎包店,人们可是耳熟能详。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短短的几年时间,公司在全国有417家加盟店,在山东拥有276家餐饮网点,经营地区覆盖面达到95%以上,解决就业岗位2000余人,成为济南市经营网点最多的大型餐饮服务机构,公司整体运营情况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济南徐罗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波,1963年生人,原工作于济南市国棉四厂,1984年,因摔伤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评为三级肢体残疾人。2008年,国棉四厂濒临破产,单位人员陆续离开自谋职业,徐波自己也另寻商机,自己以前学过面点,做过炊事员,于是决定从事这个行业谋条生路。2008年的10月9日,徐波带领一起失业的27名同事,拿着借来的30万元,在天桥东义合街开了第一家煎包店。因为自身残疾导致罗锅,很有创意的将店名取为“徐罗锅煎包”。从创业开始,徐波和他的“徐罗锅煎包”店经历了职业生涯的锐变,从2008年的成立,到如今的家喻户晓,“徐罗锅煎包”经历了市场认可的过程,说起今天的成就,徐波言简意赅道:“只要精神不倒,什么都难不倒我”。正常人创业之路都很困难,更何况身有残疾的他。从创业之初徐波就坚持‘诚实经营、良心为上、爱心为先、实在做人'的信念。”他经常告诫员工:“我们包的不是包子,我们包的是良心”,他要求所有店的煎包,从面粉、肉馅、蔬菜、食用油及各种调料,都坚持用最好的品牌原料。“徐罗锅煎包”用料考究,全部采用专卖店调料,制作严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精心改良、毫不懈怠,“徐罗锅煎包”真材实料价格公道,实至名归,成为济南人心中响当当的名优小吃。
如今,在百度里轻轻敲入“徐罗锅”三个字,最先蹦出来的便是“徐罗锅煎包”等字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同步快速提升,日营业额达70万余元。公司坚持“一人难称百人心,我用真心换称心”的服务宗旨,“提升品牌从品质开始”的发展主题。在济南电视台生活频道《极致人生》栏目被评为奋斗奖;中国残疾人加盟风云人物;各大报刊也相继报道个人的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被评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后,又被评为“中国绿色食品文化单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创业成功了,公司有三个第一的标准:质量第一,卫生第一,服务第一。坚守服务至上、顾客至尊的诚信,对公司使用的肉类、调味品类等,按照国际化水准,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科学化,加以规范运营质量,严格质量把关运营,赢得顾客好的口碑,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差不多能销售23万多个煎包,目前还有各地慕名而来的加盟商要求加盟。从2009年8月起,“徐罗锅煎包”把每月的20号定为“感恩日”,顾客在这一天购买煎包,买十赠二。3日就是残疾人日,全省各店一起为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员,每人供应10个煎包。玉树地震时,将当日营业所有店铺的3万元营业额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到如今,每年的天桥区“募捐助残周”活动,他都将五千元现金亲自送到天桥东街街道办事处残联,2014年8月,徐波组织“徐罗锅煎包”第四期学员召开座谈会,并给每位学员发放花生油一桶,在中秋节前夕送去节日的问候。受到了广大残疾人和群众的赞誉。徐波常说,“古人说,饮水思源,我今天能走上富裕之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因此,我很乐意为社会做点事。”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赤诚为民的情怀。
“徐罗锅”叫响了,煎包的味道更加“飘香”了,徐波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自己热爱的餐饮事业上,在2012年四月份成立了“懂得爱”爱心救助基金会,随时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献出一份爱心。做为一名曾经的下岗工人,徐波深刻体会到下岗失业后的困难和无助,在凭借自己用双手走上再就业致富之路后,他又把援助之手伸向下岗工人,在招聘职工时,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下岗工人。有技术的,人尽其用,发挥其优点;没有技术的,徐波就送他们到技工学校进行培训、考证,然后再上岗。目前,济南30家直营店共有员工300余人,其中160名下岗职工,并与其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劳动保险。2014年开始,徐波免费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班,为残疾人实现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11年12月,徐波荣幸地当选为天桥区人大代表。他牢记“为民代言”的神圣职责,把当好代表看作是回报社会的又一机缘。虽然平时公司工作很忙,但他正确处理好“当老板”与“当代表”的关系,无论走到哪里,身上总忘不了带代表证、视察证和笔记本,一有机会就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正确行使代表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说话办事,充分发挥了代表作用。当选区级人大代表三年来,徐波牢固树立和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权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实绩、实效来回报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徐波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积极为人民群众代言。他围绕服务天东辖区发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和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徐波积极联系选民,认真掌握真实民意。坚持经常登门入户,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意见和反映,获取第一手资料,并把联系选民与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了三个明白,即:群众思考的是什么?群众碰到的难题是什么?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014年初提出《加快天东片区改造步伐,提升居民居住环境》的建议,主要是关于如何加快推进天东片区改造提升工作,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升幸福指数。这些建议得到了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徐波以“一人难称百人心,我用真心换称心”为创业座右铭,身残志坚,艰辛创业。身为一名残疾下岗工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残疾人成功之歌,“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在来。”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履职尽责力谋发展,时刻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朴实果敢,用行动赢得了群众,赢得了口碑,也赢得了精彩的人生之路。
2014年徐波向选民述职
给“徐罗锅煎包培训班”残疾人学员发放花生油
徐罗锅煎包所获荣誉
(天东街道人大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