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关于天桥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
时间:2011-07-27 来源: 人大办关于《天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关于天桥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
天桥区人民政府
(2011年7月27日)
区人大常委会:
2011 年3月21日,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农发局局长宋光强受区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天桥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并通过了审议意见。对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以抓好粮食生产为重点,认真落实国家小麦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优化种植品种,推广济麦22等优质良种,不断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小麦、玉米专用配方肥。加强对小麦管理措施,针对今年春季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积极组织开展抗旱工作,累计投入各级抗旱资金300余万,引放黄河水1400余万方,补贴购买抗旱机具的农户1300余户,对小麦灌浆期间墒情不足的麦田,及时指导农户浇好灌浆水,免费发放小麦叶面肥16.7吨,指导农户科学喷施。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畜牧产业和林果花卉苗木产业。加快提升现有宅胡、焦集、三官庙、鹊山等的蔬菜生产水平,推进蔬菜产业升级。深化发展畜牧产业,积极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扶持发展一批林果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加快我区林果花卉苗木产业由分散种植向规模经营转变。
二、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积极努力,今年我区都市农业又实现新突破,新增了两家市级重点都市农业园区,优质农产品认证、特色品牌基地等也有了新的发展。委托济南世联怡高物业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天桥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现正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按照规划,将在黄河北地区构建“一轴、两区、两心、一带”的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一轴”,即沿104国道两侧打造冷链物流展示贸易中心。“两区”,即在308国道以北、以南分别建设高端鲜活农产品生产区和现代生态旅游农业区。“两心”,即结合大桥镇、桑梓店镇镇驻地建设,分别打造东、西两个综合服务配套中心。“一带”,即沿黄河建设沿黄绿色生态防护景观带。围绕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抓园区。目前我区已发展了7家都市农业园区,并有3家园区被列入市级重点农业园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政策扶持、靠上服务等措施,推动这些园区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引进大型投资主体,融合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积极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园区。二是抓基地。目前如宅胡、焦集、三官庙、鹊山等的蔬菜和莲藕、东营子黄金梨等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通过扩大规模、升级改造,建成特色品牌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等高效特色产业,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几个主导产业,建设几个具有显著地域特点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抓品牌。继续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重点打造有机莲藕、有机水稻两个重点品牌。适时举办农业特色产品展销推介会等,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抓经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五是抓投入。利用好区财政列200万元专项资金,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农业重点项目的考核奖励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农业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和农业招商项目库,通过重点项目来整合资源,集聚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六是抓流转。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实现土地流转规范操作和管理,推进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七是抓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形式,广泛宣传都市农业。目前正在研究建立都市农业专题网站,宣传我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并作为推介产品、土地流转、农业招商的一个信息平台。八是抓服务。根据区委一号文件精神,正在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的实施意见,分别对农业园区、基地、品牌、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明确发展目标、标准、扶持政策等,推动项目建设。
三、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省、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文件和政策。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我区印发了《天桥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区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详细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区政府还批准印发了《2011-2020年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目前正在积极申请立项,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实施各项工程内容。今年工作重点是加快大王庙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大寺河、齐济河清淤整治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申请立项,争取上级支持,加快项目启动实施。组织好引黄灌区的清淤疏浚、建筑物维修配套,保障引黄灌溉顺利进行。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化工产业园区的用水需要,适时启动自来水扩建工程。积极推进鹊山龙湖平原水库工程的立项审批,尽快实施黄河北地区地下水源的勘探找水工程。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广集约、高效和生态的种植养殖技术。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扶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打造农业科技推广平台,示范带动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推广与应用。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新型人才的培养,推行村级农业科技推广员制度,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治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居民消费安全和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全面推行农产品例行监测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三是加强农业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资销售与服务网络,强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通过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形成集农产品销售、冷藏、运输、配送、保险和超市供应为一体的“订单式”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上交流和贸易平台,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科技等信息服务。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指导下,继续坚持,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促进全区农业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