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市政工程设施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09-10-27 来源: 人大办――2009年10月27日在天桥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天桥区建设委员会主任 任庆生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就我区08年至今的市政工程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汇报,请审议。
一、基本概况
我区现有各级道路(不含村镇)481条、道路面积522.6万平方米,雨污水检查井、雨水斗2万多个,桥梁46座。
黄河以南城区,有工商河、东泺河、兴济河等17条河流,生产路、北关、成大、北园等8处铁路立交桥口,盖家沟、制锦市、南村、北村、药山等十处重点防汛区域,设有陈家楼、北坦、北园等5处排水泵站和少年路、北村两处强排泵站。我区自然地势相对低洼,河道整治和城市防汛任务十分繁重。
全区环卫总保洁面积812万余平方米,日清运垃圾700余吨。到目前为止,共有垃圾转运站19座、垃圾中转箱229个、果皮箱500余个、垃圾收集桶2518个;还有各类公厕120座,其中一类公厕26座、二类公厕20座、三类公厕24座、旱厕41座、移动公厕9座(仅负责监管)。环卫管理体系以区环卫局为业务主体,下设13个分布在各街道办事处的环卫所。由于历史原因,环卫管理存在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黄河以北两镇和洛口办事处黄河以北村居,由镇或村居自主管理。第二种是黄河以南的“北三办”地区,街巷和开放式小区由村居自行管理,主要道路由环卫所管理。第三种是十个城区办事处,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除垃圾清运以外的其他环卫工作全部下放到办事处。
二、08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区市政设施建设工作,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为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快速增长,仅08年一年就完成产值1.5亿元,为过去十年产值的总和。08年至今,累计完成产值约2.5亿元,新建、改扩建、整修养护道路108条,新建和养护道路面积达到51.75万平方米,全区道路整体功能和通行能力显著增强。
市政养护维修稳步进行, 08年至今,累计完成道路维修养护16万平方米,道路养护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师范路、三孔桥街、东泺河、标山南路、制革街等35条主次干道相继完工,堤口路除万盛大沟外基本完工、现已正常通行,无影山路拓宽改造工程拆迁工作正在收尾,济齐路、水屯路已经开工。全区道路基本完成了弱电线路“落地”改造,高压电线“落地”改造正在进行,师范路“高压落地”工作已经完成。
精品道路建设彰显魅力,三孔桥街投资1850余万元,把一个违章建筑林立、脏乱现象严重的“问题”道路,建设成为我区的生态水景走廊,在市、区多项评比中名列前茅。师范路、东西丹凤街、无影山东路、汽车厂东路等精品路段相继建成,东泺河路即将改造成为我区的又一条“景观大道”。以此为标志,我区道路建设的指导思路,已经由单纯的基本功能性改善,向整体景观型建设迈进。
河道综合整治和城市防汛。工商河整治成效显著,“绿树清流、玉带环绕”的景观风貌初步显现。工商河综合整治总投资一亿元,对影响整治的建筑物进行了拆除、河道清淤13.4万立方米、新建污水管线6108米、对沿线101个污水口实施截污、加固美化桥梁四座、重建桥梁五座、砌垒护岸4800米、新建48个观水平台、一处橡皮坝、一个栈道、河岸两侧全部加装或更换护栏、两岸道路重新整修并安装路灯、全面实施了绿化美化建设、重点打造出一印桥和成丰桥等多处靓点,为彻底改变水质而实施的工商河引水工程进入方案论证阶段。
其他河道整治项目进展顺利。凤凰岛整治正在清挖土方;西泺河清淤近3万立方米,完成总量的77.8%;虹吸干渠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柳行河拆迁工作完成三分之一,南段东侧挡墙基本砌成,修建截污管线975.4米;兴济河铺设污水管网126米、新建桥梁正在加紧施工; 西泺河雨污水泵站正在改建;边庄沟截污工程已经完工。
防汛、排水设施改造大显成效。对工商河、无影山北路、历山北路等路段的雨污管网进行了疏浚,对全区主次干道的雨、污水井进行了掏挖,并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彻底解决了雨污混流现象。对辖区5个泵站的水泵设备、电器设备进行了维修保养;对无人值守的北村、少年路两个排水泵站进行了清理;北坦、生产路泵站改建为双电源供电,确保了泵站正常运行。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低洼地区排水不畅现象大为好转。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我区一直把环卫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08年以来,新建垃圾转运站19座、改建6座,新建公厕4座、改建23座,新建保洁员公寓4座。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购置了包括3部高压清洗车在内的19辆各类专业车辆,截止到目前,共配备各类环卫专用作业车辆70台、小型机扫车13台。环卫设施面貌和服务功能有了很大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现实的难点需要解决。
一是资金缺口较大。我区道路维护资金自96年以来一直没有增加,每年市投213.1万元、区投180万元,共计393.1万元,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出现了道路维护中的“三保、三不保”现象,既保主次干道、不保胡同,保机关、不保群众,保检查、不保平时。作为道路维护责任单位的区级市政部门,在编制上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自身“吃饭”问题,要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承包工程上,影响了职责内的维护管理工作。经实际测算,在当前条件下,每年需投入资金3000万元,才能够满足全区的市政设施维护需求,并且有余力确保道路整体功能的提升。泺口南街、新黄路、泺口车站街等地区地势低洼,每逢中等以上降水就汛情严重,需要在新黄路铺设1400米排水管线、在泺口南街铺设1650米排水管线、在泺口车站街铺设600米雨水管线,预计要投入建设资金109.5万元;无影山北路卢庄立交桥和蓝翔路立交桥,遭遇大的降雨必定严重积水,急需协调市有关部门新建排水泵站,预计投资495.6万元;工商河补水工程初步概算为350万元;上述建设资金都亟待落实。环卫设施还存在着“数量少、条件差、标准低”的突出问题,需要将环卫设施建设纳入“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保证逐年稳定投入,以适应城市的发展。
二是协调管理难度较大。市有关部门对新建成的道路交接不及时,造成责权不明,出现问题无人处理。道路井口、井盖和雨水篦子标准不统一,给养护管理增加很多困难,“马路陷阱伤人”事件难以绝迹。柳行河整治中的“高压线杆迁移”和“雨污水排放设施建设”方案均已报上级部门,但至今未获批复,导致工期拖延。
三是管理权限制约,许多方面难以管理到位。主次干道的刨掘审批权为市级部门,回填质量监督权为各区市政部门。刨掘单位普遍重审批、不重回填质量,根本不服从区级市政部门管理。我市现行道路刨掘费每平方米仅为150元,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无法保证沟槽二次修复。同时,过少的收费使专业管线部门不重视与道路建设协同作业、不重视推行“顶管施工”等新技术,“马路拉链”现象成为顽疾。
四是环卫设施建设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首先表现在有关部门对环卫设施的规划不够重视,环卫设施本身存在“点多、面广,脏臭”的特点,往往选址难、建设难。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造成目前设施分布不合理、数量少、标准低的局面,再建、加建很难找到适宜的地点。其次是已有公厕拆多建少,总保有量逐年递减。济泺路、师范路改造及棚改等重点工程,拆除原有公厕29座、垃圾楼7座,未补建一座。再次是我区现有三类公厕24座、旱厕41座、露天式垃圾楼台24座,设施标准过低,需要马上改造提升。最后是“北三办”地区公厕管理尚未纳入城市管理,缺少管理经费。北三办现有的12座公厕纳入城市管理的申请,早已上报市主管部门,但一直没有被核准。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认真研究区人大调研组《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在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我区各级领导一直关注和重视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区政府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特别是区人大领导,对我区城市建设高度关注,对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将总结经验,强化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
2、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沟通、注重协调,最大程度地取得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加强与规划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理顺管理权限,为各项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3、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组织。遵循科学设计城市路网、合理配置主次干道、支路和街巷比例的原则,使道路路网有序地覆盖整个城区。继续推进管网建设和河道整治,提高排水排污和泄洪能力。重视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工作,力求跟上城市高速发展的步伐。
4、强化科学管理,坚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标准。优化工作程序,责任到人,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同时,注意自身挖潜、提高效益。随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严把工程质量,牢固树立“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的意识。在工程建设中,继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高素质、高水平的设计、施工、监理、评估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的跟踪检查,不留任何隐患。注重科学管理,对工程的关键点和难点提前谋划、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注重推广“新机械、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 健全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制度,将“事先控制、过程监督、科学评估、整改提高”的质量保障措施落到实处。注意处理好建设与发展的关系,明确建设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5、近期准备完成以下的具体工作任务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健全制度,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严厉查处各种违章刨掘、占道和损坏市政设施的行为;对坑槽、沉陷及龟裂严重的路段及时整修,保持辖区内城市道路、桥涵的完好通畅。
重点做好历黄路北延线、生产路北延线、无影山路拓宽改造、新黄路改造、泺安路整修、凤凰山路与小清河路贯通、黄岗路整修等七条道路建设改造任务。
河道综合整治,一方面加快推进已开工的河道整治进度。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将新黄路、泺口南街、泺口车站街新铺雨水管线,无影山北路卢庄立交桥、蓝翔路立交桥新建排水泵站等项目列入计划,争取立项,抓紧实施。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 “巩固、完善、提升”的要求,一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对选址、环保、绿化、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城区环卫设施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尽快落实旧城改造地区环卫设施的配套建设。二要加强现有环卫设施的改造,争取及早完成三类以下63座公厕改造提升任务,逐步取消24座露天垃圾楼台,把果皮箱全部按标准投放到位。三要加大日常督导检查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解决环卫设施“脏、臭”问题。四是继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2010年计划投资385万元,购置清洗扫路车等设备。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在下一步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团结一心,努力工作,为建设新泉城、新天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